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为实现“中国梦”,建筑业砥砺奋进

为实现“中国梦”,建筑业砥砺奋进

——建筑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之路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历史性的关键阶段。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也已步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在广阔的、越来越规范的建筑市场面前,建筑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才有新的出路。
一、从国家经济形势以及投资形势来分析,建筑业在“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间,都将有广阔的市场。
2016年党中央提出五大战略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保证了供给侧改革的稳步推进。从统计数字看,20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分别达6500万吨和2.9亿吨。截止2017年6月末,煤炭产能继续退出1.11亿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依法取缔“地条钢”基本完成,市场供求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建筑业企业最直接的印象是近两年常用建筑钢材曾卖到1800元/吨的“白菜价”,现已经迅速回升到三四千元一吨。国务院各部门出台的宏观政策普遍反映更加接地气,使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据统计,2017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2%,比2016年同期加快14.3个百分比;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6%,同比提高了14.4个百分比。到2017年7月末,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37409.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其中新建投资18459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7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全国进出口总额2249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喜人局面,又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低迷,整个建筑业也随之下滑,停滞不前,2015年的建筑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2.3%,绝大多数施工企业有过“严冬”的感觉,一筹莫展。部分施工企业常年接不到业务,甚至撑不下去而关门歇业。2016年国家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涉及国计民生的项目大量推出,建筑业也随着国家大的经济形势而走出低谷。简单梳理部分国家决策层面的投资信息如下:
1、截止2017年6月末,经财政部审核进入PPP综合平台项目库的项目共有1.35万个,总投资需求16.3万亿元,其中到6月末实际落地的投资达3.3万亿元,仅此一项就达到2009年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而投资4万亿元的82.5%。专家分析,2017年是PPP项目落地高峰期,实际到今年年底预计会超过4万亿元。
2、去年9月11日《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正式出台,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纳入了新的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已经启动,从已经出台的政策和规划中可以看出五个方面的重大举措:一是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也就是要打造一条以长江为依托的综合交通走廊,实现江河联运、江海联运,使整个长江运输做到通江达海。这其中就要建设一大批重大工程:如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实现水陆联运的铁路和公路建设、航空运输、机场建设等。二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海是我国东部的一个经济中心,武汉在中部是一个经济中心,重庆市是西部的一个经济中心,通过长江经济带建设,从东到西把这些经济中心贯通起来,就能形成有序的产业梯度转移,并且在每一个区域里面都要构筑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使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都可以加快升级发展。三是建设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依托现有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加上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现有的一些城镇体系,就可以构成一个由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城镇的一个庞大的现代化城市网络。那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长江经济带明显有巨大的潜力,这自然离不开建筑业。四是建设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建设长江经济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更大程度地推进改革开放,要实行改革方面的联动。包括整个长江流域的大通关体制和更多的自贸区建设。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带及“绿色生态走廊”,这必然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污染的治理,这方面投资少不了,建筑企业必须关注生态建设方面的市场机遇。
3、“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倡议提出3年多时间,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是指:(1)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波罗的海);(2)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3)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1)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到欧洲;(2)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目标要做到:在陆上“一带”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在海上“一路”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其中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2014年11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2015年12月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有关项目的资金缺口,提供融资支持。2017年5月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及金融合作。由于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大战略,所以保险业也闻风而动,到2017年6月底中国信保对沿线国家承保金额累计超过4800亿美元。保险业投资“一带一路”6994亿元。“一带一路”无疑也是建筑业的发展机遇,据统计仅2017年1-6月我国在对外工程承包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新签对外工程项目合同2431份,新签合同额714.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新签合同额的57.7%,同比增长38.8%。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已三年多时间,站在国际视角,“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被国外认为是可以将中国带入未来的若干超大工程之一。这一战略要将首都北京变为全世界最大的超级城市的中心,通过将3个总人口超1.3亿的地区融为一体,这个数字是纽约人口的好几倍。据媒体报道,京津冀一体化的“成绩单”份份亮相:“新发地”“大红门”“动批”等一个个北京的老市场,在燕赵大地获得新生;京台高速、京昆高速、津保铁路、张唐铁路等一条条“断头路”“瓶颈路”的打通和一条铁路的开通,让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市场彼此融合;香河、燕郊、固安等这些紧邻京津的地方,因承接了京津商贸物流项目而焕发勃勃生机。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今年8月,由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公司、天津津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发起成立了“京津冀资产管理公司战略合作联盟”,为实体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积极参与京津冀地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业企业调整退出、产业科学布局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步入2017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进入了提速阶段,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设立,更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增加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其周边区域创造了极大的市场。作为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负责人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建筑市场的导向和发展方向呢?例如:近日,经过审核,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首批批准了48家企业入区注册,这些企业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金融、360奇虎、深圳光启、国开投、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等高端、高新企业,这些“不差钱”的企业入驻雄安新区,选址盖办公楼是必须的,建筑企业的商机就在眼前,这才是首批获准的48家企业,陆续大批企业入住,不都需要办公用房、职工住房和配套设施吗?
   此外,为解决好河北省去产能后职工转岗问题,国家国资委牵头率87家央企进河北,意向投资1.6万亿;习总书记视察东三省之后,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发改委实行三年滚动计划,投资130多个重大项目,总规模也是1.6万亿元;深圳市实行东进战略,2016年-2020年计划总投资1.4万亿元;南京江北新区自2015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成立以来,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规划排定的307个项目,计划投资4500亿元以外,在原来已经通车三条地铁的基础上,一下子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修建3条地铁线路,加上还要建一个军民合用的机场,一个高铁南京北站,沿江12.5米深水航道准海港等大型项目,使这个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重要交汇节点的国家级新区,根据国家定位将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产业聚集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各省的重大项目,网传各种投资总规模达65万亿元之多,这里面有口径问题,也有不能落地的,所以不靠谱,但实事求是估计“十三五”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20万亿应该是有把握的,那么建筑业发展的空间不是非常巨大吗?
二、从宏观政策导向来分析,建筑业的地位在提升,建筑市场越来越规范。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除了文件开头用“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肯定建筑业的作用和地位外,从7个方面提出措施要求,指明了建筑业改革发展方向。这是继1984年国务院专门为建筑业颁发文件之后,时隔33年,国家为建筑业发展颁发的纲领性的文件。国办19号文具体涉及到“优化资质资格管理”“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过程咨询”“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建立统一开放市场”“加强承包履约管理”“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加快培养建筑人才”“改革建筑用工制度”“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加强中外标准衔接”“提高对外承包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20条内容。可以说每一条展开来的都是一个待解决的课题,每一条贯彻落实都需要一条“实施意见”性质的文件。要是放在过去,文件发了,原则要求也提了,各省市去执行吧,问题是这20条涉及方方面面部门,怎么落实?想必建筑业的同行也有此疑问。住建部2017年6月13日的文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建市〔2017年〕137号),回答了种种疑惑。
国务院所属住建部等19个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进行了重点任务的分工,有利于国办19号文尽快贯彻落实到位。例如:招标投标和工程咨询工作是发改委管的,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落实,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配合;人才培养和用工制度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职责,就由人社部牵头落实,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对外承包和政策扶持则由商务部牵头落实,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保监会等有关部门进行配合。住建部职责内的任务由住建部责无旁贷的负责牵头落实。由19个部门联手统筹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为加快建筑业深化改革开了个好头。
过去部门之间通气少,文件甚至出现冲突“打架”的现象,让基层和企业无所适从。从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新近下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行业营改增试点工作的意见》(2017年9月6日“税总发〔2017年〕99号”)来看,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通气加强了,也更贴近规范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实际。例如:99号文件重申“坚决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任何地区和单位不得违反限制或排斥本地区以外的建筑企业参加工程项目投标,严禁强制或变相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这不仅巩固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成果,也纠正了11号文件只从纳税角度考虑,造成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的错误。
关于甲供材料普遍造成施工企业抵扣不足,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有障碍的实际情况,99号文明确做了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为房屋建筑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提供工程服务,在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全部或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情况下,一律适用简易计税的政策”,并且强调“必须通知到每一个建筑企业和相关建设单位,确保建筑企业‘应享尽享’,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针对砖瓦砂石等地方材料取不到抵扣凭证的难题,99号文件提出“各地税务部门要强化对砂土石料等建筑材料销售企业的税收检查,及时处理建筑材料销售企业拒绝开票、加价开票等违规行为”。并且要求税务部门“在建材市场、大型工程项目部等地增设专用发票代开点,为砂土石料销售企业、临时经营企业及建筑材料零售企业代开专用发票提供便利”。
建筑市场宏观政策的到位远远不止涉及“营改增”这些。如:过去拖延竣工结算往往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把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的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复函明确:应当予以纠正;在国务院发文规定建筑行业只准收取4类保证金的基础上,住建部、财政部联合下文,把延用10多年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降为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第87号令),对“重价格,轻质量”的最低价中标开始进行规范和遏制;8月29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上发布对《关于修改<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说明一味盲目强调最低价中标的做法,已经受到负责顶层设计部门的重视。
总之,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市场环境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宽松。
三、从建筑企业自身发展来分析,不深化改革就没有出路。
虽然建筑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建筑业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要抓紧进行自身的改革。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产权制度的改革。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建企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案例一:山西运城建工集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老牌国有企业,企业到2013年就有点发展力不从心,干部职工对企业发展前景迷茫。该市国资委书记率公司管理团队到江苏来考察学习,江苏省建筑市场管理协会接待并介绍江苏许多企业改制成功的经验,同时安排运城同行到扬建集团、邗建集团、南通四建等一批改制运行质态好的企业去实地考察,在管理团队思想认识统一后,下决心彻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经三年努力取得可喜成果。用数字说话:改制前2012年底,运城建工集团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亿元,实现利润300万元,上交各种税费3500万元;改制后的2016年底,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69亿元,将近翻番,实现利润2190万元,是改制前的7.3倍,上交税费7000万元增长一倍;职工收入同步大幅增长,股东分红20%,整体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
案例二: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来是北京城建集团下属企业,性质国有,2008年进行改制。北京城建集团占股29%,领导班子团队占31%,另两家民营企业各占20%,该企业是典型的产权混合改革模式。改制近10年时间,目前发展成拥有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建筑装饰装修、文物保护、园林古建筑、钢结构、起重设备安装等7个一级资质的大型施工企业,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优秀企业”“全国消费者满意施工企业”等称号。还是用数字说话:2007年底该公司营业额13亿元,2016年底是62亿元,比改制前增长3.8倍;2007年公司实现利润626.3万元,2016年是5032.7万元,比改制之前整整增长了7倍,职工收入改制后实现了翻番。听亚泰同行介绍,北京城建集团也确实把亚泰作为优秀资产看待。
案例三:南通四建创立于1958年,2000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改制之初该公司完成产值不足7亿元,2016年完成产值400多亿元,他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企业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分不开。公司采取投资者、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架构。2006年起实施股权流转和股东进退出机制,股权始终掌握在公司在职在岗的骨干手中。具体做法是到龄退休、调离公司、因病去世或在换届选举中落选,都必须按规定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公司的治理结构充分融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元素,保证了权力来源的公平,为所有后来者打通了上升的管道,从根本上解决了改制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问题。南通四建的改革是对《公司法》的完善、补充和创新。总体原则是在保护大股东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确保股东权力是通过所有股东民主选举产生的。具体做法是:在南通四建凡是调离公司、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股东,死亡的股东及未能当选董事或退休的大股东所持的大部分股权,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方式退出转让股权。在选举中未能当选董事的,必须在三年内办理大部分股权的转让手续,剩余持股额不超过200万元。大股东必须在退休当年办理大部分股权的转让;因年龄原因不能成为董事候选人的大股东可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大部分股权的转让。死亡股东的亲属自股东死亡之日起三年内必须转让所持全部股权。
   案列四:江苏省建集团2006年由省属国有企业改制成全民营的施工企业,改制当年的建筑总产值是6亿元,2016年也就是改制后十年,完成企业总产值450多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加房地产开发)。2017年2月被上海绿地集团控股55%收购,由纯民营企业混改后,华丽转身为国有控股子公司,不仅享受到比原来民营企业少3个点的贷款利率(一年仅贷款利息就省几千万元),而且从过去无缘PPP项目,一下子中标一个总投资160.52亿元的南京求雨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目前收到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下发的《成交通知书》,江苏省建集团作为牵头方将总体负责施工和管理运营。这是省建集团在高起步上主动顺应形势接受混合改制,实施“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战略的重要体现。
至于对原有相对集中的股权进行重新配置,这在江苏有一批企业这样做,这些企业董事长把产权制度改革初期的股权比例51:49,有意识进行摊薄,变为相对控大股,许多知名企业董事长只分别占5-8%股份,团队和高管持股后都不再是“打工者”(以前年薪制做法,哪怕拿几百万元一年,也充其量是高级打工白领),现在持股干好干坏都与自己的利益相关,所以动力增大。
二是围绕企业管理的改革。
在新的形势面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远远不能适应了,必须要改革。当年,特级资质重新就位时,信息化管理作为必备条件,受到行业上众多质疑。结果对待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的企业是认真落实,有的企业则是应付资质验收检查。而现在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大企业已相当普遍,有的企业已经做到无纸化办公,有的企员工从手机客户端随时了解企业的决策和动态,有的企业老总出差在外,用手提电脑及时处理紧急请示件,哪怕上了点年纪的董事长都反映:信息化管理太方便了。
——BIM的运用也在许多企业迅速推开。看上去先期投入不小,但真正用上了就离不开,可以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更何况当把有无BIM技术作为招投标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时,我们还能认为BIM技术对企业可有可无吗?
——装配式施工作为建筑业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已在全国范围大张旗鼓的展开。国办19号文明确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也就是装配率作为考核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目标已定,不是愿意上、不愿意上的问题,而是作为建造方式的创新,必须要纳入议事日程的问题。江苏昆山金都公司不满足对装配式一般性培训,主动联系上海知名企业,一次性派出50多位员工到上海进行实操培训,这与很多对装配式施工还停留在观望和按兵不动的企业相比,改革的迫切性就显得强烈得多。
——建筑材料网上集中采购,应该是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行业已有的筑材网、筑集网、筑牛网,我理解做的工作就是建筑业的阿里巴巴,不同在于他们又结合建筑业的实际,把“材料流、资金流、合同流、发票流”做到了“四流合一”,不仅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还适应了营改增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是围绕打造企业文化的改革。
习总书记引用一位哲学家曾做过的比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我想作为企业也应该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事业做的再成功,再有钱,但如果没有文化,在人们心里充其量只是一个“土豪”。
    ——原中建五局局长鲁贵卿接手五局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那就是因为企业没有了灵魂,人心散了。鲁局长带领一班人,拼搏三年,从制度抓起,从文化着手,硬是让五局腾飞了起来,变成了中建系统响当当的“铁军”。即使鲁局长后来离开了五局,但五局一年上一个台阶,发展得更快。为什么?五局文化的灵魂找回来了,谁当家都会维护这种精神。
    ——武进建安八分公司的黄才良通过坚持诚信经营、锐意创新管理来赢得口碑和市场。黄才良54岁那年在一份内部资料看到“涉及建筑行业的投诉占到信访总数的17%。房子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时候,一辈子干建筑的黄才良的心被刺痛了,他决心为建筑企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即用企业的文化来引领和规范企业经营及项目管理,用企业文化创造效益开辟市场。他在国外“5S”的基础上,提出“8S”现场管理法,即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的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他从“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理念文化”四个层次入手,以流程为中心,以信息化为助力,以绩效为约束,用企业文化吸引人、凝聚人,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现在他们推行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得到行业内外的认可。2014年本人到该公司调研,董事长问我这种模式算不算转型升级?我回答肯定算转型升级,并且是高水平的转型升级,才良模式让建筑业在世人面前树立了高大形象。
——9月24日在山东新泰市闭幕的全国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上,山东鑫泰建设集团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培育忠孝文化”的经验,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发展的“黏合剂”、“润滑剂”,形象比喻企业文化是施工混凝土里的水,钢筋、水泥、石子、沙子几样材料,没有水只是一盘散沙,是水把它们粘合、凝固在一起,但是他们凝固后水却不见了,表面上是看不见了,但整栋建筑中水却又无处不在。也就是说水与文化一样,可以是无形的,但是力量无穷。他们在公司发扬忠孝文化,并以此作为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实际上企业文化这几年已在业内受到高度重视,如:苏中集团组建的苏中商学院,每年对企业中层以上的干部轮训2次,关起门集中学习一周,请专家学者讲课,学法律、学规范、学同行的经验;扬建集团用“扬建大讲堂”形式,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活动,发扬企业文化;金螳螂装饰除了与苏州大学合作办了一本院校金螳螂建筑学院外,企业自己又成立了金螳螂商学院,承担着职工内部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功能;中亿丰集团的“和合”文化已经在多个全国会议的场合做过介绍,他们坚持每年举办一期科技论坛和一期文化论坛,让职工周围充满科技和文化的氛围,并且正在与苏州科技大学筹建和合文化研究院。我认为过去留住人才采用的“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做法已略有些老旧,怎么样通过“文化留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关于这一点,建议好好向中建一局学习,中建一局在企业文化方面不愧中国建筑的领军企业。
四是 围绕“一带一路”的改革战略。
 “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机遇。中建、中交、中铁等央企凭借过去30多年在国际建筑市场打拼积累的经验,以及技术、资金、人才方面的优势,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捷足先登。民营建筑业企业不能在这班车落下。正太集团1995年开始涉足海外工程承包,主要是以建筑劳务为主,主要市场有新加坡和俄罗斯。后来发展为做大企业的分包,从2010年起已转为以工程总承包为主,市场也转到非洲,在博斯瓦纳、塞内加尔、纳米比亚、赞比亚等都有项目。由于国外对外汇管理严格,赚了利润汇不回总部,所以都转为在海外成立本土化的独立子公司,在当地投资建宾馆、开饭店,建与工程配套的钢结构厂……光是在博斯瓦纳就成立了三家分公司,添置各种车辆上百辆,已经在当地站住脚。为克服人才紧缺,正太集团还制定了国内外干部的轮岗制度,并且在干部使用上,做到有海外施工管理经验的优先提拔,使对外工程承包进入良性循环。
经过对一批目前在国外有承包项目的企业调研,我个人倾向于民营建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应该重走当年在国内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路,即重走“劳务-分包-总承包”的路,脚踏实地跟在央企老大哥后面干3-5年,慢慢积累海外工程承包的经验,做好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改革的文章。
综上所说,建筑业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又有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上自身的不断深化改革,借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东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新闻:>世界技能大赛之后,河北建工杯职业技能决赛来了!
下一条新闻:>新版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公布 由合同协议书、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三部分组成
| 发布时间:2017.11.06    来源:    查看次数: